很多人會問到底是自由泳輕松還是蛙泳輕松,為什么會有這種疑問呢?我們不妨來討論一下。
首先,我認為會有這個疑問,應該絕大多數是從蛙泳開始練習長距離游泳的。一旦你正式開始進入千米或者萬米行列的時候,你會徹徹底底地愛上游泳,自然在心中就有了一些對長距離的自我理解和提出疑問。比如我們文章開頭提到的到底是自由泳輕松還是蛙泳輕松。下面我們就進入正題,來回答這一問題。
答案是自由泳輕松
那為什么會有很多人覺得蛙泳要比自由泳輕松呢?甚至在很多戶外看到更多的也是蛙泳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1、第一泳姿是蛙泳
大部分人學游泳是從學習蛙泳開始的,自然就更習慣使用蛙泳來游長距離,我們都知道熟能生巧,在你采用蛙泳游長距離的時間越久,你對蛙泳的技術掌握就越嫻熟,自然也會覺得蛙泳更加輕松。
2、自由泳掌握不足
自由泳需要比蛙泳花更長的時間來練習,才能掌握的更好(當然,我們這里講的蛙泳,一般都指普通蛙泳,俗稱“平蛙”)。當你自由泳掌握不足時,就比如你的打腿并不能有效的使身體保持平衡,這就會造成你在水中會有更大的阻力,一旦阻力過大,你自然會覺得越游越累。
3、自由泳不會“偷懶”
“偷懶”的意思就是在游泳游進的過程中,會適當的放松身體,越游越“懶”的感覺。在游蛙泳的時候,只要在滑行的時候適當放松身體就等于是在偷懶游,而自由泳很多人并不知道該怎么去偷懶游。不會偷懶游,會造成身體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動作而產生僵硬和酸脹感,這樣也會越游越感覺疲勞。
感覺蛙泳比自由泳輕松的原因,我們大致羅列了一些,接下來,我們來聊聊自由泳比蛙泳輕松的科學依據。
對這兩個泳姿有深入研究的人,應該都知道,自由泳的流線型是最好的,所以他才能在四泳姿中成為最快速的泳姿。簡單來說,就是自由泳是始終保持身體處于水面附近,身體形同龍舟,兩手臂形同龍舟的船槳,雙腳形同小馬達,試想一下一艘加了一個小馬達的龍舟,再擁有一雙強有力的雙槳的時候,能有多快。這也是最符合流體力學的一種姿勢。
我們再來看一下蛙泳,蛙泳看似不累,實則最累。同樣,我們先從流線型來看,蛙泳只有在雙手前插,身體入水之后的滑行才是最具流線型的時候。一旦身子姿態抬起換氣,就算雙腿保持伸直不收縮(因為很多人此時會不自覺地收腿),產生的正面阻力也是非常大的,如果你不能有效地將抬起的勢能轉化為身體前插的動能,那抬得越高,身體的阻力只會越大,阻力越大自然速度就越慢,同時也會越容易疲勞。
所以,經過科學地分析之后,是不是就清楚,自由泳是要比蛙泳更加輕松,同時速度更快的泳姿。我建議,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如果你現在就是感覺蛙泳要比自由泳輕松的,那你可以嘗試一下很長一段時間不要游蛙泳,只練習自由泳,不管自由泳游起來多累多不自然,試著堅持下去,不斷改進身體姿勢、打腿效率、劃水、換氣等技巧,從25米,一步步到50米、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之后,你就會越來越覺得自由泳游起來是這么的輕松自如,蛙泳則是既慢又累。
注: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圍繞游泳 http://www.cd-ebu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