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去參加了千島湖的一個泳渡活動,雖然過程一波三折,不過最后也算是游了一段距離。這次泳渡賽主要是為鐵人三項賽事預熱,所以是以不記名暢游的形式進行。本文主要是記錄一下公開水域游泳的一些情況和技術分享。
我基本上是在游泳池里游泳的,在戶外游泳的經歷屈指可數,而在公開水域與游泳池是會有很大區別的。游泳池水下是清晰可見的,就算遇到有幾天水質特別渾濁,那也是可以看清楚池底的,這給游泳者有很大的安全感和方向感。但是,公開水域不同,公開水域的水下是除了陽光能照射到的深度,再往下就是一片漆黑的。所以,在首次嘗試公開水域的時候,會有一種對深水域漆黑的恐懼感,這種心理作用是需要自己克服,以及盡快適應的。
除此之外,還有一點與游泳池是截然不同的,就是對游進路線的判斷。游泳池底下是有黑色標記線的,作用很明顯就是給游泳者確定方向。而公開水域,只有顏色鮮艷的浮標,且在水面之上,所以是需要游泳者抬頭觀察方向的。這里就需要游泳者掌握一定的技巧(如鱷魚眼)。當然,如果你采用的是蛙泳,那么在確定方向上就不存在多大的問題,只不過蛙泳的游進速度要遜于自由泳。
這兩點應該是所有人在游公開水域時都會遇到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聊聊在公開水域競賽上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在你調整好對深水域漆黑的恐懼感之后,同時也掌握了看方向的技巧。那么,接下來你可能會在公開水域上遇到的是超越對手與跟隨對手的情況,應該如何去判斷是超越還是跟隨。這在游泳池比賽中是不會遇到的,因為你們會被一條條的泳道線所隔開,所以就算是跟隨或者超越,都是在自己泳道上面完成的,這與公開水域有很大區別。
我是自由泳的選手,在出發的時候處在中間靠邊的位置,所以我遇到前面有蛙泳的選手,或者比我慢的自由泳選手,我需要實現超越。在公開水域,尤其是比較清澈的水域,你在靠近你的對手時,是可以在水下清楚看到對方的,這樣在準備超越對方的時候,就不會發生碰撞或者身體接觸。同時,跟隨也是一樣,在能夠清楚看到對方的情況下,你如果選擇跟隨游,那首先你需要把自己的身位游到對方的髖部,以自己的呼吸側,同時也是方便觀察側,緊緊盯住對方的髖部。這個作用,我在實戰之后發現真的非常有用。
第一個作用,可以在自己呼吸的時候緊緊盯住對方,避免跟丟。因為每個人對于方向的判斷都有自己的理解和處理,會有突然一個變向的舉動。還有種情況就是對方不想被你跟隨,想要甩開你。所以,一旦遇到上述兩種情況,不緊緊盯住對方,是會跟丟的。
第二個作用,自己處在對方的腰線位置,對方一旦加速,你就能通過對方腰線是否前移來判斷對方是加速還是減速了,同時根據自己的配速情況選擇是繼續跟隨游還是超越對方。
第三個作用,跟隨游可以大大減少自己的體力消耗,因為對方在游進的時候會產生水流和波浪,這個水流和波浪會改變范圍內水流的方向和帶動周邊水流以朝著前面這個人的方向流去,這就給后面的跟隨者減少了大部分的正面水流阻力。
第四個作用,可以減少抬頭觀察方向的次數,很明顯,對方如果是一個中上水平的公開水域選手,那他劃手幾次或者十幾次之后必然是要抬頭定位方向的,而我們是跟隨游,只要通過幾次抬頭觀察方向就能判斷對方是否具備正確定位方向的能力,如果確定了對方具備這樣的能力,那么我們就可以大大減少抬頭觀察的次數,這對于不擅長鱷魚眼的選手來說一定是巨大的幫助。
第五個作用,伺機而動。在跟隨對方游到快接近終點幾百米的時候,你就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力和沖刺能力,來制定下一步在多少距離時超越對手的計劃。如果你還具備100米以上的沖刺能力,那你在150-200米的時候就可以逐漸地提高劃距和劃頻,以拉開與對手的距離。此時,很多選手在看到被超越之后會有加速的舉動,那就需要你具備更長的耐力和沖刺能力,來接受這個挑戰。往往在通過50米左右的拉扯之后,就能分出勝負。
最后,不管有多少人游在了你前面,起碼你戰勝了你之前跟隨的那個人,無論你是多少名次,起碼你往前擠了一名次,這對于一位初出茅廬的公開水域游泳者來說就是一次勝利,同時也是值得紀念的一次游泳經歷。
注:本文為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圍繞游泳網 http://www.cd-ebuy.com